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

《陰符經三皇玉訣序》收錄於《道藏‧洞真部‧玉訣類‧餘一字號》軒轅黃帝製


《陰符經三皇玉訣序》收錄於《道藏‧洞真部‧玉訣類‧餘一字號》
軒轅黃帝製


〈陰符經三皇玉訣序〉軒轅黃帝製

朕詔文武百官同理國事,有護國岐師出班奏,表有奇怪鳥獸,銅頭鐵額,坐高三丈,兩翅如刀,飛騰遮蔽日月皆昏,在地吞石颺沙,江河枯乾,又傷害人民性命甚多,天下無治。遂詔文武百官車駕親出,觀天下人民痛傷,視見蚩尤果有怪鳥難治。

朕前去至一大山,夜見紅光紫霧,白氣青霞圍繞不散。再詔文武盡視皆見。

岐師奏言:此山有名虛天壇第一洞天,上臨玉清元始之宮。

朕親駕到山,有一石洞,不知深淺,差勇猛壯士名重山,身長三丈五尺,使入洞內,用燭火前去,經三日三夜方出。

重山奏言:中有大石匣,金甲神人八員守定,各執斧銊,仗劍喝云:不得到此。

重山奏畢,朕發心燒香,上奏三清,願臣有分開取石匣,不避凶吉,要知天地祕密天機之事。焚香告禮三清,朕遂同入洞。亦有紅光遶定,不見金甲神人,朕於石匣見一卷經,號曰: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訣陰符經,即將經出洞,焚香拜禮,上謝三清。開看見字不常,盡是天文篆書,三百餘字分,為三卷,上卷天皇,中卷地皇,下卷人皇。上卷按神仙抱一之道,中卷按富國安民之法,下卷按強兵戰勝之術。與天地陰陽萬物為祖宗,治國齊家持身不死之道皆從。此經乃青陽秀氣自然結成文,每字方圓一丈。

朕復回皇都,再集文武百官,議此經事之理。盡言不知此義理,不曾聞此經出處。朕遂行宣文天下,名山洞府恐有玄妙高士並世賢人,深曉經義之事,曾收此經者,便許奏呈解義,如通此陰符經義者,朕賞金賜命。天下盡無此經,豈通道理?朕遍訪名山洞府修道之士,盡拜為師,求長生之路,要解此經之義,絕無人知義理,盡是旁門小法。自此四十餘年,入道身衰,皓髮如銀,道也難成。

朕聞崆峒山有一高聖先生廣成子,妙道深玄,朕車駕親詣,自心屈弱,膝行肘步,禮拜侍立,告求廣成子先生指教:臣自石室中得陰符經一卷,不曉義理,在世盡不通曉此經。今遇先生,感天不忘,要通此經之妙道。

廣成子先生言:此經者,是上天所祕,在世洞天隱此經一卷,鎮天下妖魔龍神精怪,當與世上有德行之人。遇此經者,修長生之路,復升天道,永世流傳天下信道有緣之人。此經要知義理,天下莫能知。見今峨媚山有一高聖天真皇人,深曉經義理。

廣成子同去侍見天真皇人,朕問此陰符經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、陰陽造化,治國、治家、治身、長生不死,復升於天界,如何修道?朕聞高聖廣成子先生說,高聖天真皇人答。

朕當時深曉陰陽造化成道之理心朕道成升天之日,恐後人信道修真者,憑何經文,朕乃留此經徧行於世,復隱此經一卷於崆峒山,又留九宮入卦,分陰陽五行,奪造化,動天機,入室登壇,九宮局式,璇璣立斗,時分候節氣,金木生殺,擇真至寶,取時造化,內煉輕清化神純陽之體,返金靈之虎變,赫火龍虛,騰炎天之上,入聖朝元之道,集成文序。

又分造化陰陽,日月為象,天地為父母,八卦為子孫,太一行乾坎艮震巽離坤兌,天發殺機,移星易宿,九宮之圖。如後人獲遇此經者不得輕泄不信之人,若傳下愚之人者,墮九玄七祖入輸迴,永不得出期,後殃及子孫也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